简介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5 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我想想”大汉皱眉,显然是没有把握。

“可是有什么问题?”纪得安上前。

“这图纸就是这位客官的”老板娘提示。

“不知客官这两样东西干啥用的?”大汉询问。

“这是两样农具的图纸,是用来翻地的”纪得安介绍道。

“翻地啊”大汉虽然有些奇怪,这客官看着可不像个农户,但是听到用途就放心了。

图纸画的那么精细,他还以为要做啥贵重物件呢,整个物品全用铁器的那种。

原来是种地用的,那就可以找木头代替一下上面部分的一些交接处,就是做出来可能不太好看。

大汉对着纪得安解释了一下,纪得安松了一口气,他刚才看这大汉眉头紧缩的样子,还以为做不成了呢。

“不知这两样工具什么时候能完成?”纪得安交了定金给老板娘,询问大汉。

“五天之后你来拿吧,这个图纸暂时搁我这,我照着它上面画的做,五天之后你来取货,我再把图纸给你”大汉把图纸放到柜台的抽屉里。

纪得安没有意见。

离开铁匠铺之后,他又去了布庄,在家的时候,纪母交代过,要扯些布带回去,该准备做冬天的衣服了。

纪得安在布庄里还刚好看到了刚摆出来的棉花:

“伙计,你们这棉花怎么卖的?”

“呦,客官您可真有眼光,这棉花可是我们老爷刚从北边运回来的,昨天下午刚摆上,已经卖出去好些了,只要七十文一斤”伙计殷勤地为纪得安解释。

纪得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旁边买布料的大娘听到这个价格倒是先声制人:

“你们店怎么越来越黑了?这棉花去年只卖六十文,今年怎么涨这么多?”

店里其他买东西的大娘们也声讨起来。

伙计急了,忙急声解释:“去年六十文一斤的可不是新棉,六十五一斤的才是新棉,今年棉花的进价涨了,我们才卖七十文一斤的,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其他布庄看看,涨的比我们还多,我们店已经是很实惠的了”

纪得安不介意这几文钱的差价,吩咐伙计给自己装上三十斤棉花。

给家里人一人一套棉衣,再添上一条棉被。松水县地处中原,冬天不像南方那样湿冷,也不像北方那样寒风刺骨,纪得安买这么多棉花已经算是大手笔了。

店里其他人埋怨棉花价格上涨的客人也停下来了,看纪得安的眼神像是在埋怨他不跟众人站在统一战线,一起声讨店家,更有甚者,看纪得安买这么多棉花,像看一个傻子。

纪得安才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接过伙计装好的两麻袋棉花,一手提一袋。

又买了纪母交代的布料,让伙计帮自己包成包袱背在身后,付了三两银子,离开了布庄。

回到家,纪母也觉得儿子买的棉花太多,哪那么奢侈,一人一身新棉衣呢?不过,买都买了,还能退回去不成,纪母倒没说什么。

纪得安又恢复了上午给纪得宝和纪得平讲算术的工作。

县城。

县令府这几天有些热闹,魏王世子跟好友来松江县寻人,住在县令准备好的别院。

府上正在准备宴会,为世子接风洗尘。

“阿璟,我们回去吧,再不回去,皇伯父肯定会生气的”魏明简直要给自己身边这个祖宗跪了。他只是提了一嘴,想来找失去联系的舅舅,怎么就让谢璟这个小祖宗缠上了呢?

想到回京之后自己要面临的局面,魏明恨不得打自己嘴巴几下,都怪自己多嘴。

“不要,我才不回去,父皇成天就知道让我学习,那个太傅总是用看朽木的眼神看着我,父皇也不管,这次我走之前留了书信的,父皇不答应给我换个太傅,我就不回去。正好,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找人,顺便好好玩一玩”谢璟躺在塌上,翘着二郎腿,一点也不急。

“你再不回去,我们回京之后,就算皇伯父不惩罚我,我父王也会打死我的”想到自己回京之后的下场,魏明一点游玩的心情都没有。

※※※※※※※※※※※※※※※※※※※※

犁耙这种东西,我只是见过,没怎么研究过,所以,写的不是很详细,但是它们真的好用,来自亲自站到耙压过地的作者

今日份更新已完成

喜欢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请大家收藏:(m.aikansu8.com)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