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生活在唐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6章 典型的渭南县(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对于帝国来说,让一帮书生当权,好过一帮武夫军头当权,就是这样压制,都还出现折家军,岳家军这种军队只属于个人将领的军队呢。

所以为了皇权稳固、防备军头政治,才有了十二道金牌和风波亭,才有了崖山遗恨。

而新生的生产关系不是没有,但是坏就坏在儒家实在太强大了,君臣纲常和南宋的礼教制度,牢牢压制了新生且孱弱的生产关系,强悍的封建制度,压死了宋朝资本主义萌芽,压死了科技的火光。

关于这一点,富庶的宋朝就是明证,当时宋朝已经开始海贸,有了专业的商人阶级,活字印刷术,民间自动发行了纸币,发明了皮带传送的纺织机,发明了火药。

四大发明产生在宋朝,真正应用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这个就是明证!

而且当时,商人地位提高到甚至可以影响政治,宋朝的商人的力量之大,野蛮生长的他们托庇于科举士族之下,甚至为了利润掀起战争,通敌卖国。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有了300%的利润,资本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不过这股萌芽还是被士农工商的制度给压死了,大商人们虽然地位可以提高,但是长期受到儒家价值体系的影响,最大的理想还是做官,变成簪缨的人上人!

不得不说,中华文明的传承,有时候过分强大,也有祂的缺点。

脑袋里拥有后世历史可以借鉴的穿越客,自然比此时唐人看得更远,所以他也更急迫。

所以,这才是他舍弃渭南县子,亲自向皇帝大舅子讨了一个七品县令,成为渭南县的百里侯的由来。

因为这渭南县,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唐的小小样本和缩影——

世家依然高高在上但是日渐衰落,地主阶级小心翼翼地崛起,大量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平民,还有儒家文化浓厚的氛围,贫瘠也不肥美的土地,粮食只是刚好够吃,平民勉强生存,也是采用府兵制度,周围的群山里,还有各种“外敌”盗匪,整个县按照既定的路线,可以这么维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他正是要通过渭南县作为样本,闯出一条新路来!

虽然旧的生产关系代替新的生产关系是必然,但是如果能让这个阵痛短一些,再小一些,能够让日后强悍无比一家独大的儒家牢笼再松一些,容得下一些其他的声音和思想,让军头政治再平和一些,吃相不要那么难看........

哪怕只有一点,能够稍微改造这两个对立的阶级,足以让穿越客觉得不枉自己过来一场。

毕竟那样的弯路导致的阵痛,穿越客是不想再见到了。

所以当他看到这个典型的大唐上县的时候,眼里不仅闪动着火光,而且闪动着深深的忧虑。

我行吗?

随着穿越客的毛驴踏遍了整个新渭南县,回到药王山的时候,这三个字还不停地在脑中回响。

于是在穿越客回山之后,五庄观的天地的牌位下面,多了两个牌位,一个姓德,一个姓赛,一起享受着学生们的祭拜。

而谁也不知道的是,就在天地的牌位后面,穿越客悄悄地写了两个字,然后看着这两个字,叹息久矣。

人民!

人民才是世界的主人,关于这个场景,希望李玄玄,或者李玄玄的后辈们有一天能看到吧。

穿越客恭恭敬敬地对着这几个牌位鞠了一躬,然后关上房门。

喜欢我生活在唐朝请大家收藏:(m.aikansu8.com)我生活在唐朝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