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第六节 落户汴梁城(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见过公主!”

李慢侯远远施礼,也没下跪,就是稍微躬身。

黄莺儿很不满,公主却摆摆手:“免礼。”

黄莺儿没爆发出来,退到了一边。

除了公主坐的桌子,船舱里没什么器物,各处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

李慢侯扫过那些箱子,神情有些疑惑。

“怎么?少了一些是吗?”

茂德帝姬的声音响起。

李慢侯点点头。

茂德帝姬伸手:“坐下说吧。”

李慢侯坐下。

茂德帝姬继续说道:“你以为朝廷会那么容易把太师府还给驸马?”

李慢侯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因为公主跟皇帝的感情,也不是因为祖制,至少不是完全因为这些原因。他想起前段时间,皇帝下过一次诏书,是颁给全天下人的,包括普通百姓。下诏全国有能用财谷辅助军队的人,让官府把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朝廷赏赐恩惠。这已经是公然向所有人求取捐助了,可见财政经费之紧张。此时茂德帝姬将蔡府或者说公主府花园的财宝奉献一部分,皇帝不可能不表示,借机讨要府邸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么多财物,公主打算如何处置?”

李慢侯问道。

茂德帝姬摇了摇头:“你可有主张?”

这笔财宝,当初蔡京带着蔡家上下,开着船队浩浩荡荡南下都带不走,公主虽然也不是一般人,假如公主要变现自然容易,可要带着这些财宝逃跑,几乎不可能。

李慢侯点头道:“倒是有一些主意。如此这般。”

李慢侯将自己打算将财宝转为盐引、茶引这些方便携带和隐藏的东西,然后带去江南变现的计划告诉了茂德帝姬。

茂德帝姬神色迷离,一丝声音都没发出,直到李慢侯说完,才不由赞叹起来。

“如此运财之术,当真有如鬼神!”

不怪茂德帝姬赞叹,将大量无法带走的财宝,通过官府印刷的盐引带去南方,接着变现为实物,这样一种跨越广袤空间的财富转移,在现代金融系统出现之前,是十分困难的。北宋虽然出现了早期纸币,比如四川的交子,官府印刷的钱引等。可是流通性是很差的,完全无法跟现代货币相提并论。

流通性差的原因,主要就是缺乏信用。交子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四川缺钱,四川作为唐宋时期最为富庶的地区,经济规模很大,但当地缺铜,导致大量使用铁钱,铁钱运输不便,很难满足商业需求,结果在市场需求的自然刺激下,四川商人进行了创新,一些大户联合起来,印刷了私人信用保证的纸钞,名叫交子。这种纸钞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四川的商业,大户们也赚了大钱,可是因为是私人性质,很难保证,结果经常出现无法兑换的情况,这种情况难以避免,毕竟任何商业都可能出现周转不利的情况,无法兑换就出现了官司,出现官司后,政府就介入了。

北宋朝廷发现这种情况,同时也眼红交子的红利,就将交子的发行权收归官方。开始发行官交子,结果官钞的运行还没私人靠谱呢,官府无节制的发钞,很快就导致了纸钞信用的下滑,最后纸钞只能兑换面值四分之一的铜钱。于是在范仲淹时代,推出了钱引,严格限制纸钞的发行,替换了交子。可这些钱引的发行是有严格限制的,规模上不过125万贯,而且流通地域也有严格限制,只流通在于四川、陕西、河东地区,目的仅仅是解决这些地区的钱荒问题。

蔡京时期,再次改革了钱引制度,蔡京印刷的钱引,其实跟正经的以铜钱做储备,流通在川陕河东地区的钱引并不相同。蔡京是用实物作为这些钱引的保证,就是那些盐引、茶引等票据。由于蔡京下令废黜了所有官营手工业工场、盐场、茶场、酒场,这些过去的官营产品,现在的生产、运输、销售环节全都交给了民间,一方面交易量成几何倍增长,另一方面对各种引票的需求也成倍增加,并且这些官营产品大多是江南物产,因此这些盐引、茶引流通全国,至少在江南地区很方便出手。

如果蔡京在这里,肯定也能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转移财产,只是茂德帝姬这种五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家公主,肯定想不到这种办法。

李慢侯也没觉得自己利用一下宋朝初步形成的信用系统转移财产有什么了不起的,对公主的惊叹还以为是一种客气的夸奖。

茂德帝姬却是认真的:“既然你有手段,那这些宝货就交由你处置了。”

价值上百万的财物,就这么轻易托付给了李慢侯?

李慢侯心里也不由动容,他也觉得公主对他有种特别的信任,他也暗自猜想这种信任源于两人特殊的经历,带着暧昧和私密的经历。

他也不客气:“公主放心吧。”

茂德帝姬没接话,反而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李慢侯。

李慢侯接过来一看,发现是一张户册,填写着简单的籍贯、住址等等。

李慢侯哈哈一笑,因为他看到名字正是他。

“我也算是一个开封人了?”

茂德帝姬竟然帮他落户了。开封啊,京城户口,这可不容易。不过北宋户籍制度并没有那么严格,古代王朝时期,也做不到太严格。户籍登记谬误极多,漏洞很大。政府制定户籍制度,主要也是为了政府利益。比如征兵了,征税了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宋耻请大家收藏:(m.aikansu8.com)宋耻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