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古昆仑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无字道经(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本书上一个字都没有,难道,这是一本无字天书?”艺凝和唐心惊讶的看着我,就听唐心又继续问道,“孔峰,你觉得这木盒里面为什么要藏着这么一本没有字的书呢?到底有什么用意?”

“或许,是有什么预示吧,我真的也看不明白。”话虽如此,可是我看着这本无字道经,却隐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久远、很自然,就像融入我身体的血液一般,既让我惊恐又让我离不开它。

我看了她们一眼,然后把这本无字道经递给了艺凝。艺凝轻轻接过去,又和唐心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起来。卡特雅娜则拿起了那个已经打开的木盒在一旁认真的观察着。

“道德经,秦大哥,难道老子真的到过菩提树下的那座泥黎地宫?!”唐心一边翻看着那本无字道经,一边惊讶的向秦风问到。

“在地宫中我就有这样的猜测,现在,看到这本书以后,就更加的确定了。”秦风语气肯定的对唐心说到。我知道秦风的治学态度一向严谨,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或者相关资料的佐证,他是万万不会说的如此坚决的。

“你们都知道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故事吧?”秦风看向众人,继续说到。

“史书记载,老子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当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想要离开故土,西出函谷关四处云游。

对于老子西行,司马迁《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也就是说,老子著《道德经》后“莫知其踪”。从此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的去向,就成了千古之谜。”众人认真的听秦风缓缓讲来,卡特雅娜和阿米尔更是听的津津有味。

“秦大哥,那你的看法……”我看着秦风,缓缓的问到。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你们知道,老子为什么又叫李耳吗?”秦风看了我一眼,然后对着众人一字一顿的问到。

“在现在有关老子的雕像或是画像上,我们会发现他的耳朵与常人相比要大的多,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耳朵,所以才被后人称为李耳。”秦风没等我们回答,就继续接着往下说到,“而世人都知道如来佛祖的形象,尤其是他的耳朵,你们想想是什么样的呢?”

听秦风说到这里,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了震惊无比的表情,全都张大了嘴巴,痴痴的看着秦风。

“可是,除了耳朵,道祖和佛祖的长相并不一样啊。”过了一会儿,艺凝悠悠的出口质疑到。

“艺凝,你应该很清楚啊,道家说,相由心生,佛家也说,无我无相,无色无相,千人千相。可见,人的相貌是会改变的。比如,一个人,幼有幼相,老有老相,壮有壮相,病有病相。”秦风看了艺凝一眼,见她没有再说话,然后又看着我们几人震惊的样子,继续往下说道。

“老子与佛祖都有如此相似的大耳垂,我想,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或许就和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的去向有关。当然,目前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推断。要想得到证实,还需要去寻找更多的线索加以佐证。”

众人听完,自然明白秦风话中的意思,均是震惊不已。

“我国中医和相术学都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肾开窍于耳。通过看耳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一个人的先天肾气之盈亏。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人与自然一脉相承。人体的奇经八脉分别对应地球上的大江大河和龙脊山川,人身上的七百多处穴位,分别对应世界各地的深潭水穴和峡谷幽洞,而人体气脉与地势风水也有关联。”此时,就听唐心对着众人缓缓补充到,“老子与佛祖都是至尊圣人,当然先天之气充盈,因此耳朵异于常人。”

“怎么,唐心,你还懂中医啊?”秦风看着唐心吃惊不已,众人也都惊讶异常,没想到唐心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竟然熟知中医理论。

“秦大哥,你还不知道吗,我外公家在发家之前,就是中医世家,据说还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代,我外公名叫孙敬祖!”唐心看着众人惊讶的样子,眨着眼睛回到。

喜欢上古昆仑经请大家收藏:(m.aikansu8.com)上古昆仑经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