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元徵宫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多禄心里一酸,忙道:“师傅也是整日惦记着皇上,只是年纪大好的慢,所以才让奴才先学着服侍。如今有皇上的这番话,凭他什么病也好的快了。”一众小太监都赶忙簇拥上去,大殿台阶下停着金龙华盖的御辇,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辉。

吴连贵瞅着皇帝出了正门,上前问道:“娘娘,皇上有些不高兴?”

慕毓芫望着远处出神,似乎仍在迷惑皇帝方才的话,转身摇头道:“本宫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喜事。”她失笑顿了顿,曼声道:“皇上的心思谁能猜得透?他说是喜事便是喜事,他说要出宫就出宫,懒得去想了。”

启元殿内热闹非常,几名要臣正为藩王之事议论不休,有的主张应该对藩王们多加安抚,有的却反驳说这样是过于纵容,将来势大必会更难以控制。声音渐渐大得几近争吵,双方辩论不休都不肯有半分相让,性子急的官员已经站起身来,那架势已经有些摩拳擦掌,肃静的朝堂俨然变成一个闹市。

多禄偷偷往上瞥了一眼,只见皇帝正悠闲的饮着热茶,对下面的争吵恍若未闻,似乎没有半点要喝止的意思。想起王伏顺平日的教导,自然不敢多言语,然而却渐渐想到另外一件事上去,越想越觉得匪夷所思。

月前出了蝶姬行刺之事,宫中人心未免有些惶恐不安,偏偏王伏顺却在这个时候害病,因太医院首座张昌源与其交好,因此特意嘱咐请过来。二人在里间聊了半日,最后隐隐约约听到里面咳嗽,声音略微大些,“……不用再劝,治的好病也治不好命,你估摸着时间,好歹别拖到过年……”张昌源出来时一脸哀色,只是连连摇头,仿佛王伏顺已经病入膏肓一般。

如今看皇帝的态度也还算隆宠,难道是师傅自己想不开?多禄左思右想也没个结果,却听外面小太监清脆禀道:“青州旌旗左将军凤翼,殿外侯旨求见。”

明帝顺手将茶盏递给小太监,淡声道:“嗯,宣他进来。”

众臣顿时安静下来,凤翼身上还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礼毕回道:“微臣奉旨南下月余,已经将马匹粮草之事办妥,各地押运使很快就会护送进京。如今就等着二十万新制弓箭,这些东西都是青州急需所缺之物,此次回去必定大大缓解状况。”

“嗯,凤卿办事很利落。”此次借着征粮征马之名,实际上却是与各地暗线交接布置,明帝扬着手中的折子朝下问道:“每次一遇到苦差事,你们总有千百个理由,怎么别人就能弄得妥妥帖帖?”

征粮马最容易两头不讨好,地方上太过拖延难免会让皇帝不悦,逼得太紧又容易招到地方官的为难,历来都是件头疼的差事。既然有人出头捧着烫手山芋,皇帝又开口要表彰,群臣都不遗余力的奉承道:“皇上慧眼识人才,凤将军更是不负圣望,实在是可喜可贺,国家之大幸呐。”

喜欢元徵宫词请大家收藏:(m.aikansu8.com)元徵宫词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